北京优路教育培训学校
服务热线:400-008-6280
当前位置>北京优路教育培训学校>学校动态>专利代理师的行业现状

专利代理师的行业现状

北京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(点击获取校区地址) 60 2023-08-22 13:38:48

  专利代理师的行业现状

  要入行,肯定多少要了解下行业的大致情况。也许在读到这里之前,你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我国是全球第一专利申请大国。

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发布的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》2015年度报告显示: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(58.94万件)和日本(31.87万件)之和,超过110万件,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利申请量破百万的国家。

  不过这个数字,其实对专利代理人的实际意义不大,里面的垃圾申请数量也不在少数,倒是用来画饼和描述行业高大上还有点用,毕竟要让新人看见希望。

  那么,这一行有多少从业者呢?数字说出来可能会吓死你。不是多得像街边的成都小吃,而是少得可怜。

  截至2016年底,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达32040人,执业专利代理人14875人,除北上广三地外,执业专利代理人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。

  这里要普及一个概念——执业专利代理人,也就是通过了专利代理人考试的代理人,并且这个资格证必须要挂靠到事务所或律所,实习期满一年,才能办理执业证。严格意义而言,必须具有执业证的人,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代理专利业务,不过这个条件目前正在放开。(除了小部分在读书时把代理人资格证考下来的同学,大部分专利代理人在毕业入行的时候应该都没有这个证,一般都是在职考的。这个考试大家自行搜索下吧,这篇不涉及过多专业内容)所以,这个1万多的数字不是全国专利代理人的数量,而是具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书的人数,真正的从业者要比这个数字多。综合来看,全中国专利行业者的数量在今年应该有十几万了。当然,这其中还包括了诉讼、咨询等业务的从业者。

  即便是有十几万从业者,这还是一个十分小众的职业,并且在北上广深的从业者占据了大多数。我想对于有的读者来说,如果没有这篇文章,你或许一辈子都不见得知道专利代理人这个职业。

  关于行业的数字,就说这么多,毕竟对于求职个体来说,这个数字没什么参照意义,只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小众的行业。当然,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这样的小众行业都很多。另外,有些媒体会把专利代理人形容成“金领”。在欧美,这个形容是真实的。在中国,这又是一个骗人的画饼说法。由于国情和各种原因,专利代理在我国形成了那种流水线作业的模式,不是外国说的那种时薪几百几千欧元美金的高端服务。中国客户不喜欢“服务费”、“时薪”这种模式,很多案子就是给一个“包干价”,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到实审答复审查意见阶段总价都是固定的,不会根据你服务的次数给你额外支付费用。在中国干专利,与其骗自己说是“金领”,倒不如说这一行是干白领的活,拿蓝领的钱。

专利代理师的行业现状

  圈子极小的一个行当

  既然这个行业这么窄,那就决定了只要你做过几年这一行,可能发现原来圈子里的这几个人互相都认识。我举个例子,周末的时候,有位前辈问我:“知道我现在在哪不?我去了XXX”这是我面试过的所。如果说这在别的行业是个巧合,在专利这行这是太正常的事情了。就那么几个好所,你面试过的,你的同事十有八九也去过。做过几年之后如果跳槽,可能面试官打个电话就知道你在上家是什么情况了。为什么?圈子太小,一个所一批出来的就那么几个人,无非就是甲在A公司当个IPR,乙在B所当部长。所以说,这一行攒点口碑很有必要。

 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问,这行流动性大吗?很大。仅就代理人而言,你去大多数公司做案子的流程都是一样的,内容你也决定不了(因为一般是上级给你派案子),差别无非在于一个案子的提成(各个所叫法不一样,机制差不多)、福利、自由度、工作环境等,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当然是哪里钱多去哪里。说句不好听的,待遇不行的所,新人翅膀硬了肯定是要往外飞的。当然,自带案源的那种牛人就存在资源置换的问题了,不适用上面的规则。如果你是个普通的代理人,这就是行业现状。很多代理人经历过几个所的多了去了,还有跳到最后又回到老东家的,大部分原因不是因为钱,就是因为离家近。

  说到离家近,我再啰嗦两句。其他城市不了解,但在北京,代理所是以官方机构为中心分布的。什么意思?北京的代理所主要集中分布在知春路(离专利局近)、建国门(离高级法院近)、中关村(这片儿属于“后起之秀”,所多是因为高新企业多,恰好知识产权法院后来也开在那了)这几个地儿(据说偏门儿的房山、昌平也有、北京西站那也有,但不是大规模集中型,具体的面试的时候你们自然就能知道了)。如果你真的在北京面试,你会发现真是每片儿都扎堆了不少所(我真没忽悠你,北京的代理所多如牛毛,你要是铁了心要入行,不怕没人要,顶多是待遇差点)。

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

报名预约

登录51乐学网

注册51乐学网

免费短信关闭